
今天就是冬至了,在客家人的风俗里,冬至大过年。12月21日,在樟木头樟罗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的社区厨房内,来自该社区的30名老人欢聚一堂,制作客家萝卜粄共同庆祝即将到来的冬至。
“办这样的活动很适合社区的老人们,活动的目的也是丰富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增进‘邻里情’和社区老人的凝聚力,营造欢乐的节日氛围,让大家过一个幸福的冬至。” 东莞市乐雅中心社工庄云香表示,活动不但使社区的居民有了展示自己厨艺舞台,还能通过活动促进大家互相了解、交流。接下来将通过更多的方式弘扬客家文化,让大家不断地享受客家文化带来的喜悦,充实老人们的日常生活。
教你如何做客家萝卜粄
1.萝卜洗干净,并弄成细丝。
2.萝卜丝放锅里头,加稍没过萝卜的水,用大火焯至断生,捞起来,沥干水分。
3.锅里翻炒腊肠粒、瘦肉、加少量生抽、蚝油调味,香气出来后,把肉类盛起来。
4.热锅、烘香虾皮,加入青蒜、芹菜翻炒,把肉重新加进去,沥干水分的萝卜丝也加进去,白胡椒加进去调味。
5.糯米粉和粘米粉按照7:3的比例和面,和好面之后揉成团压扁放到开水里煮熟,煮熟之后放到生粉里面一起和面,将其搓均匀。
6.蒸屉里,铺上洗干净的芭蕉叶,把面团放上去,大火蒸20分钟。
7.面团趁热取出,反复揉搓,趁热分成小剂子,包上馅料,置于洗干净的树菠萝叶子上,上炉蒸20分钟就成了。
老人齐动手做客家小吃
当天,30名社区老人来到社区厨房,分工协作,有说有笑地准备制作萝卜粄的各种材料。据了解,“萝卜粄”是客家人的特色小吃,主要以咸、香味道为主,而在樟木头,有“冬至过大年”的风俗,每逢这个节日,家家户户都要忙前忙后,准备丰富的节日大餐,一家团圆庆祝冬至。“冬吃萝卜,夏吃姜。”而萝卜粄则是客家人在冬至当天一定要做的小吃。
在厨房内,老人们各显神通,刷萝卜丝、切腊肉、洗芭蕉叶、和糯米粉……其中,有一道工序颇为特别:炒馅。老人罗财娣介绍称,把虾皮、油豆腐、切好的腊肠粒等馅料放入洒了猪油的大锅中,用大火来回翻炒、爆香,直到香味弥漫厨房后勺起,“这样来加工馅料,做出来的萝卜粄香气十足,口感极佳!”
在制作过程中,老人们会把炒好的馅料放入和好的面皮中,捏成大号的饺子形状放在蕉叶上,等待进蒸锅。罗财娣还介绍,蒸萝卜粄的时间非常讲究,一般是20分钟:时间少了则不熟,多了则容易破皮。
大概30分钟,一笼笼热气腾腾的萝卜粄终于起锅,现场的老人们都来品尝刚出炉的萝卜粄。“非常开心,就像以前家家户户热热闹闹过节一样。只要有这样的活动,我一定要来参加。”老人巫春兰品尝刚出炉的萝卜粄,这些经典的客家小吃就应该得到传承,希望通过活动能发扬客家人勤劳的精神。
现场,还有老人带领大家唱起了客家山歌,大家一边吃萝卜粄一边唱歌,整个厨房洋溢着欢乐的氛围。(转自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钟宏连 通讯员邹俊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