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创建时间:2019-11-01当前位置: 首页 >> 服务动态 >> 项目服务

优势为本视角下长者社会工作的思考 ——以东城堑头社区为例

发布时间:2019-11-01 03:43:00   阅读量:1075

优势为本视角下长者社会工作的思考

——以东城堑头社区为例

(文/乐雅驻堑头社区综合服务中心 陈玉怡)

    从社区人口数据来看,堑头社区60岁以上长者占社区户籍人口的15.5%,可见堑头社区是典型的老龄化社区,而随着社区老龄化进程的推进,社区长者人口数量也将进一步壮大,长者将成为社区里面潜在的巨大资源。

    但是,由于长者在身体及精神能力的不足,常会被大家认定是需要被帮助的一个群体,他们的优势与能力往往被忽略。事实上,不少长者仍然拥有良好的社会功能。当前在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下,社工应该从优势为本的视角出发,注重挖掘社区长者的能力,提升长者的社会功能,发挥好长者这一宝贵的资源。

一、社会建构了长者“弱者”的角色

    因为长者生理功能的衰退和社会资源的匮乏,常会被认定是需要被帮助的一个群体,社工在一次调查居民对长者的第一印象的活动中发现,“无用”、“病弱”、“顽固”、“落后”、“退化”等负面的形象占了70%以上,只有少部分居民认为长者的形象是“睿智”、“和蔼”、“经验丰富”。

(一)、社会对长者的刻板印象导致了长者在自我认识上出现错位

    弱者的形象对长者产生深刻的影响。一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长者难免由于生理功能的衰退出现记忆力下降、反应能力变慢等不良健康状况的现象,影响长者参与社会生活,使长者的社会参与度降低。而社会塑造的长者无能、病弱的刻板印象,更是加深了长者对自我产生消极评价,再加上长者常会把情绪问题躯体化,消极的情绪让长者时常感到自己无能;对于新鲜的事物怯于尝试,缺少自信自尊;担心自己的行为会给他人带来麻烦不便,所以遇到问题首先是自我责备;也更加不相信自己有足够的力量和权利去改变他们自己的生活,贬低自身的价值。

(二)、长者社会角色的转变加剧自身的无力感和无用感

    部分退休长者经常表示感到无力感和无用感。“现在退休了整日无所事事,人老了在家里也没有地位”,由于社会角色的突然转变,长者难以适应因为自身社会地位下降而导致的不被周围的人所重视的生活,退休长者丧失了对生活的控制力,从而加剧自身的无力感和无用感。

    当代子女比较重视满足长者的物质需要,而往往忽视对长者心理精神需要和社会需要的满足。长期以往,长者的孤独感和寂寞感也会加剧长者的无用感。

(三)、长者的权利意识薄弱

    由于社会没有为长者营造良好的社会参与的环境,长者的社会参与感也就是比较低,在表达自己利益和需求的社会意识上也逐渐十分被动甚至抗拒。从社工开展社区需求的调查中发现,长者群体在表达自身的需求和利益诉求方面的意愿较低,权利意识薄弱。

二、何为后现代语境下的社会工作

    后现代主义主张用多元的方式来认识现存的社会状况、文化状况、社会问题,尝试跳出约定成俗的思维取向,重新解构、分化和重组社会建构的概念,重新定义“问题”。在后现代的语境下,强调个人要做环境中的主动创造者,通过反思个人的主体经验,发现自身拥有的解决问题的资源,从而改变个人境遇。

    后现代语境下社会工作的个案辅导,更加强调当事人的参与,当事人是自身问题的专家,社工则是引发当事人对问题行为做出改变的专家,即是,社工不是为当事人制造改变或者做出决定,而是引导当事人意识到自己拥有改变的能力和资源,当前的问题能够通过当事人自身的努力而得以解决。社工引导当事人从多元的角度来认识和理解问题,问题行为可以被当事人自己重新建构。

    在社会工作社区工作手法中后现代有更强的运作空间。后现代的社区工作主张让不同的利益群体都能够参与到社区问题的讨论中,不同社群之间以合作的方式共同维护社区发展的协调,对于社区内的贫困、犯罪、生态环境等社区问题,社群能够相互合作地解决。在社区长者社工工作服务中,社工应该积极联动长者资源,努力发挥长者自身拥有的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广泛的人际关系,让更多长者能够“参与”服务而不仅仅是“参加”服务。

三、优势视角影响下的长者社会工作实务

    优势视角是一种不同于问题视角的取向,认为问题困难对于当事人来说是挑战和机遇,从正向发展的角度出发,认为每一个人、家庭、团体和社区都有优势,当事人周围的环境都是资源,只是当事人深陷困难中没有意识到自身存在的潜能和拥有的资源。优势视角取向的长者社会工作模式,要求社工要帮助长者看到身边未意识到的资源和长者的抗逆力,帮助长者为其问题建构出新的意义。

(一)、多部门参与,促进长者的社区参与

    在机制层面上,当前缺乏推动长者社区参与的制度机制。在政策上,要着力完善当前的制度和体制建设,在政策的指引下为实现长者群体增权指明方向和创造条件。香港地区安老事务委员会就满足长者群体增权提出了“居家安老”的理念,在鼓励长者生活在自己的社区内的同时,积极推动长者实践“老有所为”概念,让不同层次的长者都可以为家庭、社区以至社会做出贡献,增强长者的社会参与,提升长者的自我效能感。

    在社会层面上,要大力发挥第三部门、NGO组织和专业社会工作队伍的力量,在服务中逐步引导长者从“参加者”到“参与者”的角色转变,增强长者的社会参与感。

(二)、社工要致力于增强长者的社会功能

1、转变长者对其角色的认识,提高长者的自我效能感

    长者虽然处于生命周期的后期,但是同样追求社会效能,长者都有能力,掌握着丰厚的社会经验,有很大的可能成为自己环境的创造者和管理者,只是下岗、退休等原因而导致的社会角色的转变,他们失去了效能。社工要协助长者认识到失去一些角色也可能会拥有新的角色,要协助长者调整自己,适应新的角色,或者发展新角色来替代失去的角色。

   在长者服务的规划中,社工要在长者发展性需求方面融入能够让长者参与的内容。通过组建长者志愿者服务队,以“以老养老”的形式,带领他们参与探访关怀社区里面的高龄孤寡长者,联动不同年龄层长者群体之间的互动。而对于部分有一技之长的长者,可以积极运用长者丰富的人生阅历,把他们的才能运用到其他领域的社工服务中,继续发光发热。例如,让长者从书法学习班的参加者转变为儿童青少年暑期书法班的导师,从太极班的学员变为社区晚会的表演者,从缅怀小组的组员转变为社区村史文化导赏大使等,长者逐步从服务接受者转变为服务提供者

2、发掘长者的能力,提高长者的参与感

    对于部分经常参与社工服务的长者来说,社区中心也成为了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为了进一步提高长者对中心的归属感,社工可以让长者参与到服务实施和社区中心的日常运营过程中,这也是保持长者社会参与,提高自我效能感的途径。

    总之,长者社会参与状况的改变对于长者增权确实有增益作用。随着长者的自我意识在社区服务参与的过程中不断提高,长者的权力意识也会提高,广大的长者资源能够参与到社会建设的过程中,实现社会资源的最大效益,同时这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社会对长者的刻板印象,重塑社会对长者的正面形象。

< 前一个:“预防胜于治疗”社区老年人的抑郁与自杀倾向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
> 后一个:地区发展模式在黎村社区的介入运用
Copyright © 2010 东莞市乐雅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备案号:粤ICP备2023074232号  XML地图  
机构概况 | 联系我们

扫码关注公众号